Friday, March 29, 2024

通曉音律是成功的敲門磚?

紐約時報中文網 觀點 喬安妮·李普曼2013年10月21日

康多莉扎·賴斯(Condoleezza Rice)受過古典鋼琴的正統訓練。前美聯儲(Federal Reserve)主席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曾是一名專業的單簧管和薩克斯管演奏家。對沖基金億萬富翁布魯斯·科夫納(Bruce Kovner)是一名曾在茱莉亞音樂學院(Juilliard)學習的鋼琴家。

很多研究都把音樂學習與學術成就聯繫在了一起。但是,正規的音樂訓練究竟與其他領域的巨大成功有何種聯繫呢?

這種聯繫並非偶然。我敢這麼說是因為我問過人。我向從科技、金融到媒體等各領域的一流從業人員提出了這個問題,這些人過去都曾是正經的音樂家(雖然往往鮮為人知)。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們在音樂方面接受的訓練與他們的職業成就有關。

這種現象並不局限於數學與音樂之間的聯繫。引人注意的是,很多頗有成就的人都告訴我,音樂能開啟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他們的經歷表明,音樂訓練有助於增強其他優點:協作。傾聽。將不相干的想法結合在一起的思維方式。着眼於現在和未來的能力。

那麼,學校里的音樂課能否把你的孩子變成另一個微軟(Microsoft)聯合創始人、億萬富翁保羅·阿倫(Paul Allen,吉他)或者伍迪·艾倫(Woody Allen,單簧管)呢?或許不能。這些人的成就是非同一般的。但是我發現,這些人以及其他與我談過話的一些有着遠見卓識的人,對待音樂的方式都十分有趣。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會將音樂課上學到的專註力和紀律性,應用到新的思考、交流甚至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中。

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在幾乎所有行業的頂尖人群中都有音樂家的身影。伍迪·艾倫每周都會和一個爵士樂隊一同演奏。電視節目主持人葆拉·扎恩(Paula Zahn,大提琴)和NBC駐白宮首席記者查克·托德(Chuck Todd,圓號)念大學時拿的是音樂類獎學金;NBC的安德烈亞·米切爾(Andrea Mitchell)受過專業的小提琴訓練。微軟的阿倫和風險投資家羅傑·麥克納米(Roger McNamee)都有自己的搖滾樂隊。谷歌(Google)的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上高中時演奏過薩克斯管。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會吹奏單簧管,他還是一位鋼琴家之子。前世界銀行(World Bank)行長詹姆斯·D·沃爾芬森(James D. Wolfensohn)曾在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演奏大提琴。

“這不是偶然,”格林斯潘說。他雖然放棄了爵士單簧管,但仍然會玩玩客廳里的小三角鋼琴。“作為一名統計師,我可以告訴你,這種現象純屬偶然的可能性非常小。”這位謹慎的前美聯儲主席還說,“這就是你能根據這些事實做出的結論。關鍵問題是:為什麼會存在這種聯繫?”

保羅·阿倫提供了一種見解。他說,音樂“能強化你在創造力方面的信心”。阿倫從七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少年時代又開始彈奏吉他。甚至早年在微軟的時候,他還會在長時間的編程後拿起吉他。音樂是對他正職工作的情感類比,這兩種工作能表達他不同的創造衝動。他說,編程和演奏“都有一些東西在促使你超越現實局限,用一種新的方式來表達自己”。

托德說,在多年的訓練與比賽跟他所謂的“對完美的追求”是存在聯繫的。廣告行業的資深管理人士史蒂文·海登(Steve Hayden)認為自己最著名的作品——蘋果公司(Apple)的廣告《1984》——應該歸功於自己大提琴手的背景;這個廣告描繪了對獨裁者的反抗。“提出那個想法的時候,我想到了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他說。他還表示,大提琴演出的經歷還使他懂得了如何協作:“集體表演真的能鍛煉你與別人合作的能力,讓你知道何時該獨奏,何時該合奏。”

對於與我交流過的很多頗有成就的人來說,音樂是一種“隱藏的語言”——這種說法來自沃爾芬森。這種語言能提高人們將不同的、乃至矛盾的觀點聯繫起來的能力。擔任世界銀行行長期間,沃爾芬森曾到訪100多個國家,他經常會關注當地各種演出(有時還會用借來的大提琴加入演奏),這能幫他理解“人的文化,跟他們的資產負債表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討論已久的數學與音樂之間的聯繫才最緊密。這兩者其實都是一種表達方式。對沖基金Caxton Associates的創始人、茱莉亞音樂學院董事會主席布魯斯·科夫納說,他認為鋼琴演奏和投資策略的制定有一些相似之處;他認為,兩者都“和模式的識別有關,而一些人會將這些范型推演到不同的感官領域”。

科夫納和古典鋼琴演奏家羅伯特·陶布(Robert Taub)都談及了一種通感——他們都是一種三維的方式進行模式認知的。陶布因他錄製的貝多芬(Beethoven)唱片而獲得美名,之後創立了一家音樂軟件公司MuseAmi,他說在表演的時候,他能夠“將所有的音符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視覺化”,這種技巧會從智力上轉化成“在多重領域建立多重聯繫”的能力。

我訪問過的人中,有一些對音樂的熱愛更甚於他們的才華。伍迪·艾倫坦率地告訴我,“我並不是技藝高超的音樂家。我引人關注完全是因為我所從事的電影創作。”

艾倫將音樂視為一種消遣,與他的正職工作無關。他將自己比作“一個一星期才打一次網球的周末網球手”,“我的耳朵完全算上不上很好,節奏感也一般。在喜劇中,我有很好的節奏直覺。在音樂上,我不行,真的。”

但他每天還是會至少花半小時時間練習單簧管,因為演奏管樂器的人如果不練習就會失去口型:“如果你還想繼續演奏就得練習。我這個爛水平也是要每天練習才能保證的。”艾倫會定期演出,甚至和他的新奧爾良爵士樂隊到世界各地進行巡迴表演。“我從沒想到自己能在世界各地的音樂廳里,面對五、六千觀眾演奏,”他說。“我要說,很意想不到的是,它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生活。”

沃爾芬森解釋道,音樂會帶來平衡,他是成年以後才開始上大提琴課的。“你練習樂器並不是為了得獎,或者要成為這裡、那裡的領袖。你在享受音樂是因為它從音樂里得到滿足和愉悅,而這是與你的職業地位完全不相干的。”

對羅傑·麥克納米來說,他的Elevation Partners最為人所知的恐怕是早期對Facebook的投資,“音樂和科技已匯聚在一起,”他說。他用Facebook推廣他的樂隊Moonalice,由此成為了Facebook專家,如今他專註於以視頻形式在線直播樂隊的演唱會。他認為,音樂家與頂尖專業人士的共同點是,“都有一種迫切想要深挖的渴求。”出色的音樂家和其他領域的成功人士,似乎都具有這種容易痴迷的能力。

扎恩記得自己曾經每天花四個小時,抱着她的大提琴“在一間狹小的練習室里試圖掌握一段樂句”。現年41歲的托德詳細描述了他17歲參加獨奏面試時的情景,那一次他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績,而不是第一——不過他還是成為了佛羅里達州全州交響樂團(All-State Orchestra)的首席圓號手。

“我一直相信,我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我比別人努力,”他說。這種技能來自“把那段獨奏再吹一遍,把那一小段再練習一遍”,這會轉化成“針對某事反覆研究,或者複查,又再查”的習慣。他補充說,“沒有什麼能像音樂那樣教會你這個道理,如果你夠努力,總有一天會進步。你會看到結果。”

當我們這個國家對音樂的認真追求——以及音樂教育——正走向衰落之時,這種觀察值得我們牢記在心。

這些卓有成就者認為,音樂會為人們提升以下的品質:協作、創意、紀律以及協調意見衝突的能力。這些都是公眾生活所特別欠缺的。音樂未必會讓你成為天才、富翁,甚至不一定能讓你成為更優秀的人。但它幫助訓練你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嘗試不同的視角,最重要的是,享受傾聽。

喬安妮·李普曼(Joanne Lipman)與梅勒妮·庫布什尼斯基(Melanie Kupchynsky)共同撰寫了《附加條件:一位嚴師與遠大前程的饋贈》(Strings Attached: One Tough Teacher and the Gift of Great Expectations)一書。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3年10月13日。
翻譯:陳柳、曹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