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1, 2024

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四六级改革情况

今天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四六级改革情况,其中最大的新闻恐怕就是“英语四六级考试不再颁发合格证书只发成绩单”和教育部明确表态“反对用人单位招聘以四六级做为标准”。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学英语的大潮中迷茫,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报英语辅导班、买英语资料,甚至宁可占用本来属于专业课的时间也要学习英语。下面引用一些新华网和央视等媒体的调查资料(蓝色字体):
来自新华网的记者调查显示67.38%的公众表示,自己为了准备四六级考试,所花费用在100元以上。其中18.53%的人更是花费超过千元。有学者最近在《南方周末》上谈起此事,说他相信“英语四六级考试每年对GDP的贡献是很大的”。
央视“时空调查”一项还在进行中的调查发现,有29.7%的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将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甚至几乎全部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很显然,四六级这一当初为检测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考试,已经极大地背离了它的初衷。
在另一项观点性的调查中,19.11%的人觉得,上学时花了很多时间学英语,毕业后用的机会却不多。这不由得让人质疑:忽视最常用的语言的学习,而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将来实际工作中用处不多的英语的学习上,即便仅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是否也有些本末倒置?
学习英语是件好事,不过中国有句古话“过犹不及”,况且大多数中国学生基本都学的是“哑巴英语”,也就是说读写能力还行,听说能力就跟不上了。这样的英语不能叫英语,只能叫“英文”。况且英语对于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多大作用?很多人都是学过就放下了,因为平时根本用不到,就算是有时候需要查看一些英文资料,也用不到听说能力。没有英语应用环境,学的英语没有用武之地,跟自己周围人聊天总不能用英语吧,所以造就了“哑巴英语”的形成。
调查显示,88%的公众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中文水平普遍下降,和英语学习相比,中文应该更受重视”。和英语的强势相比,汉语显得尤为落寞。人们在不断通过考试“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时,汉语能力却几乎无人问津。
在一门语言热与冷的背后是地区之间经济实力与政治影响力的竞争。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杨光最近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化面临着竞争的态势,英语和英语所承载的文化是强势的,随着英语的传播和使用,英语文化的价值观念向全世界扩展。汉语言的空间及其地位和作用在全球化条件下目前仍处于弱势。”
这两段文字更发人深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文化已其独特的魅力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华夏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严重断层的文明,已延续了三千五百多年。这是我们的骄傲,中国人的骄傲,全世界华人的骄傲。然而,今日在中华大地上继续繁衍生息的炎黄子孙,对于老祖宗的东西的重视程度竟然还不如外国话。现在的许多学生对于中国历史和古文化知之甚少,不是他们不想学,而是没有时间,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英语学习上。英语在中国如此疯狂的流行,这是不正常的。炎黄子孙们,醒醒吧,不要再盲目的追随,让我们一起捍卫汉语的尊严,不能让已经传承数千年的汉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失落。
相关专题新闻请参阅[新浪网:英语四六级考试专题]
上文蓝色字体的资料引用自新华网、新浪网和央视等媒体。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