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时代中早期,在距今至少10万年以前,就有早期人类在今蓟州地区活动。
新石器时代,州内北部沿山地区已有土地垦殖活动。
距今约六千年,今围坊一带已有人类活动并形成村庄。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世纪),属燕国。
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称无终子国,国都在今州境。
战国后期(公元前311~前222年),称无终邑,属燕国右北平郡。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置无终县,属右北平郡,并为郡治。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归西汉,称无终县,属右北平郡。
东汉,称无终县,属右北平郡。
三国魏(公元220~265年),称无终县,属右北平郡。
西晋(公元265-317年),称无终县,属北平郡。
东晋十六国时期,称无终县,属北平郡,先后属段匹磾(公元314-338年)、后赵(公元338~350年)、前燕(公元350-370年)、前秦(公元370-384年)、后燕(公元384-407年)、北燕(公元407-432年)。
南北朝时,称无终县。公元432~534年属北魏,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将北平郡全部辖区划归渔阳郡,始属渔阳郡。此后,属东魏(公元534-550年)、北齐(公元550-577年)、北周(公元577-580年),仍属渔阳郡。
隋初,称无终县,属渔阳郡。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渔阳郡入幽州。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渔阳郡,并为郡治。
隋大业末年,无终县改名渔阳县。
隋末(公元618年),高开道攻占北平、渔阳二郡,自立为燕王,定都渔阳县,年号始兴。
唐朝,称渔阳县。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属玄州,分县境的东南部再置无终县(治所在今玉田县城)。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属幽州。
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属营州。
唐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属幽州。
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属营州。
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属幽州。
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属蓟州,并为州治。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属渔阳郡。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属蓟州。
五代十国时期,称渔阳县。先后属刘守光(公元907~913年)、李存勖(公元913~936年)。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以赂契丹(辽),内有蓟州渔阳县。
辽代,称渔阳县,属析津府蓟州,并为州治。
金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金灭辽,渔阳县属金。
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蓟州归宋,改渔阳县为平卢县,属广川郡,并为郡治。
金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复归金,称渔阳县,属中都路蓟州,并为州治。
元太祖十年(公元1215年),称渔阳县,属大都路蓟州,并为州治。
明洪武初年,撤渔阳县入蓟州,辖玉田、丰润、遵化、平谷县,属顺天府。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称蓟州,辖玉田、丰润、遵化、平谷四县,属顺天府。
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44年),称蓟州,辖玉田、平谷二县。
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称蓟州,不辖县。
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蓟州改称蓟县,属顺天府。
中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属京兆特区。
中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属河北省。
1949年8月,属河北省通县专署。
1958年3月,属河北省唐山专署。
1958年11月,蓟县、三河、大厂三县合并,称蓟县,属河北省唐山专署。
1960年3月,属河北省天津市。
1961年7月,属河北省天津专署。
1962年6月,蓟县、三河、大厂三县分开,恢复原蓟县建制,属河北省天津专署。(1949年至1958年2月,天津是中央直辖市。1958年2月,天津市划归河北省。1958年4月,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1966年,河北省省会由天津迁回保定。1967年1月,天津市从河北省划出,恢复为中央直辖市。)
1973年8月,属天津市。
2016年6月8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98号):同意撤销蓟县,设立天津市蓟州区,以原蓟县的行政区域为蓟州区的行政区域,蓟州区人民政府驻文昌街街道府前街2号。
2016年7月28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撤销蓟县,设立天津市蓟州区,原行政区域和政府所在地不变。
2016年12月,天津市蓟州区第一届党代会、人大会、政协会相继召开,蓟州区名称正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