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0, 2024

白银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今天,人们在总结白银的不俗表现时,总会提及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认为在通货膨胀的“乱世”下,人们为了自己财富的保值,才对白银情有独钟,引起银价上涨。

  这种推理颇合逻辑,最起码,从近年来银价的走势也可以看出一些迹象。而且,在历史进程中,白银与通货膨胀之间确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16世纪西班牙的“价格革命”时期,白银与通货膨胀是因果关系,即人们把白银视作“制造通货膨胀的工具”。

  16 世纪,欧洲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殖民者踏上海外大肆掠夺之路。仅仅在1521年—1600年的80年间,西班牙殖民者就搜刮了美洲大量的“民脂民膏”——20万公斤黄金和1 800万公斤白银。与此同时,另一殖民大国葡萄牙则“开发”了非洲,从当地掠走了27万公斤黄金。随着大量黄金白银的流入,使得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内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

  在黄金白银贬值的同时,欧洲殖民者们也在借助国际贸易这一渠道,将白银向位于自己东方的国家“输送”。如此一来,从西班牙到热那亚,再到奥苏曼帝国,无一例外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物价急速上涨、投机猖獗、货币贬值。在将近一个世纪里,西班牙国内物价就上涨了4倍左右。这段历史,便是新航路开辟后发生于欧洲的“价格革命”,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为此遭遇重创。

  16 世纪“价格革命”时的状况,不是发生在自由经济环境之中,即货币的流通不是由市场自动配置而成,而是西班牙等殖民国家人为地从其他地区抢夺而来。这种强盗式的货币配置,势必会造成国内“钱满为患”,发生通货膨胀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与纸币相比,贵金属货币不仅不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白银与黄金一样,还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向外推的助力。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白银在人们脑海中的形象开始发生大逆转,从那时起,白银才开始变成“反通货膨胀”的保值金属货币。

  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美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受益国,它大发战争财,囤积下数量可观的金银。而西欧国家的黄金储备被战争消耗得所剩无几,进而大量流入美国。“堆积”效应下,美国的黄金储备占到世界黄金储备的76%。1934年6月,美国政府还通过了《白银收购法案》,授权美国财政部在国内外市场收购白银。通过一番收购,美国拥有的白银骤升至60多亿盎司。

  为确保自己的财产增值,从1929年经济大萧条中吸取了教训的美国民众,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纷纷用纸币兑换银锭或银币。而在随后发生的几次美国历史上大通货膨胀中,白银也不辱使命,充分展示了其“反通货膨胀”的保质金属货币的实力。

  1966 年-1968年的通货膨胀。此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快速上升,特别是食品、服务和居住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社会总需求的过快上涨以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速的速度提升了工资水平,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如额外冲资、投资税收信用减免等是这一时期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在这三年间白银的价格也有1966年的1.30左右美元每盎司涨到1968年的接近2美元每盎司。

  1971 年-1975年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年成不好造成农产品歉收,加上库存不足,进口困难,世界需求提高,食品价格涨幅达到年均19%。二是由于全世界需求剧增,基础产品出现了量缩价升的趋势。1973年-1974年,美国石油批发价格上升了51%。三是新的货币支付平衡政策导致了美元较大程度的贬值。而在这几年间,白银的价格由1971年的不到1.4美元每盎司上涨到1975年超过4美元每盎司。

  1978 年-1980年的通货膨胀。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为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美国的CPI从1978年的l06.5冲高到1980年的113.8。两个原因导致了价格的走高:一是受制于劳动工会的压力,单位劳动成本再一次提升,成本推动成为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二是第二次石油价格波动严重地破坏了全美油价定价机制,进而造成更广泛的全社会商品与服务价格的失控。白银价格由1978年的不到6美元每盎司,最高曾超过20美元,到1980年还在每盎司16美元上方。

  即使在最近十年间的2004年—2007年,伴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石油价格飙升,通货水平也一直维持在3%以上。而在这期间白银的价格也由2003年的不到5美元每盎司涨到2007年的超过13美元每盎司。

本文来自:黄金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