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0, 2024

天壇

對於天壇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小學語文課本中關於天壇的描述,從來沒有到實地去參觀遊覽過。今天是星期六,孩子也放假在家,正好一起去看看。

乘坐地鐵1號線轉乘地鐵5號線,在天壇東門站下車。從天壇東門買票進園。

北京市-東城區-天壇公園-祈年殿

北京市-東城區-天壇公園-祈年殿

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為一矩形大殿,用於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改為三重檐圓殿,殿頂覆蓋上青、中黃、下綠三色琉璃,寓意天、地、萬物,並更名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為統一的藍瓦金頂,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專用建築。祈年殿殿高38.2米,直徑24.2米,內部開間還分別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築僅存的一例。

北京市-東城區-天壇公園-丹陛橋

丹陛橋長360米,是連通圜丘壇和祈谷壇的一條高出地面4米的大道。大道中部下有東西向券洞通道,故名橋,是古都北京最古老的立交橋。橋面寬30米,中間石板大路為“神路”,供天帝專用;東側磚砌路面稱“御路”供皇帝專用,陪祀王公大臣只能在西側的“王路”上行走,上下進退等級分明。丹陛橋北高南低,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臨天庭。

北京市-東城區-天壇公園-皇穹宇

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初為重檐圓形建築,名“泰神殿”,是圜丘壇天庫的正殿。用於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版的殿宇。嘉靖十七年(1538)改名為“皇穹宇”。清·乾隆十七年(1752)改建為今式。皇穹宇殿高19.5米,直徑15.6米,木拱結構,嚴謹、精緻,上覆藍瓦金頂,精巧而莊重。殿內天花藻井為青綠基調的金龍藻井,中心為大金團龍圖案,是古代建築傑作。

北京市-東城區-天壇公園-齋宮

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面積近4萬平方米,是皇帝齋戒專用宮室。宮內建有無梁殿、寢殿、銅人石亭、鐘樓、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禮儀、居住、服務、警衛專用建築。齋宮布局嚴謹,環境典雅以宮牆兩重、御溝兩道環護。祀前皇帝需提前三天到齋宮齋戒,要求不茹葷、不飲酒、不聽音樂、不入內寢、不理刑名、不問疾弔喪,清正潔身,以示敬誠。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