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0, 2024

美洲農作物與中國

常在一些歷史電視劇中看到比如展現宋朝時期故事的鏡頭中出現玉米或者紅薯等農作物,這是錯誤的,要知道我們常見的玉米、紅薯、土豆和西紅柿等農作物來到中國的時間並不長,最早的玉米也是明朝永樂年間被引入中國,距今才400多年。

玉米,亦稱玉蜀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麥、六穀、蘆黍和珍珠米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據考證,玉米原產美洲大陸從美國南部經墨西哥直到秘魯和智利的狹長地帶,但其起源和進化過程仍無定論。我們只知道7000年前美洲的瑪雅人就已經開始種植玉米,而且玉米是瑪雅人的主食,所以瑪雅文明也被稱為玉米文明。1492 年,哥倫布航海到美洲大陸,發現玉米。1494年他第二次航海歸來,把玉米果穗作為珍品奉獻給西班牙國王,玉米開始傳入歐洲,之後在歐洲和亞洲部分地區被廣泛種植。16世紀時傳入我國,傳入的路線有三種說法:一是從西班牙傳到麥加,再經中亞引種到我國西北地區;二是從歐洲傳到印度、緬甸,再傳入我國西南雲貴地區;三是從歐洲傳到菲律賓,再由葡萄牙人或中國商人經海路傳到我國福建、浙江、廣東等沿海地區。一般歷史教材採用後兩種說法。我國文獻中,以杭州人田藝衡的《留青日札》最早記載了玉米,書中說:“御麥,出於西番,舊名番麥,以其曾經進御,故曰御麥。干葉類稷,花類稻穗,其苞如拳而長,其須如紅絨,其粒如芡實,大而瑩白,花開於頂,實結於節,真異谷也。吾鄉傳得此種,多有種之者。”玉米傳入後,首先是從山區開始種植的,到明末,福建、浙江、雲南、貴州、廣西、河南、河北、山東、甘肅、陝西等地都有種植。在清初大量種植,20世紀發展成為重要的糧(食)、飼(料)、經(濟)兼用作物。

紅薯,又稱白薯、山芋、地瓜、甘薯、紅苕。其正名為番薯,因其並非中國土產,乃屬舶來。其原產地為拉丁美洲熱帶地區墨西哥和哥倫比亞,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傳播到歐洲,15世紀經西班牙殖民者引入菲律賓,是為亞洲種植之始,後逐漸傳播到東南亞。明萬曆十年(1582年)紅薯由虎門人陳益從越南引進我國。備註-“學術界關於何人何時最早引入紅薯的爭論”:東莞史學家楊寶霖通過考證和調查,在1982年《農業考古》第二期公開發表論文指出———虎門是我國引進番薯的最早之地,陳益是我國引進番薯的第一人。這一說法已被學術界人士認同和接受,同時也結束了對於何人最早引進番薯的爭論。此前,學界普遍認為番薯是福建人陳振龍於明萬曆二十一年五月(1593年)引進的。楊寶霖先生結論依據來源於虎門鎮北柵《鳳岡陳氏族譜》之卷七《家傳.素衲公小傳》。其上記載了陳益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將番薯種從安南偷運回國的經歷。據記載,明萬曆八年(一五八0年),陳益乘友人的商船從虎門前往越南。越南的酋長接待他們時,在宴席中擺出了一道香甜軟滑的“番薯”官餚,引起陳益的興趣——“要是能夠引種回去,該可解決多少人饑荒啊!”從此,他便留心番薯的生長習性和栽培方法。一年之後,他冒着殺身之禍,把薯種藏在銅鼓中想偷偷帶回國內,耗盡家財在祖父陳志敬墳前購地三十五畝播種,並把自己的壽穴選在薯田,囑咐後人每年春秋二祭不忘番薯一對。

馬鈴薯也稱土芋、土豆。原產於南美洲,大約在萬曆年間(1573—1620)傳入我國。傳入的路線有兩條,一是從東南亞傳至我國東南沿海的閩、粵;另一條是從海外直接傳入我國的京津地區。歐洲直到18世紀末,還將馬鈴薯當作觀賞植物,但清初康熙年間(1662—1722)成書的《畿輔通志·物產志》已提出:“土芋一名土豆,蒸食之味如番薯。”這說明我國人民比歐洲人更早認識到馬鈴薯的食用價值。

花生又稱落花生、地豆、番豆、長生果、萬壽果等,原產於南美洲。1492年歐洲人到達美洲後,把花生種子帶到歐洲。關於它傳入我國的途徑,學術界有不同說法,一說是大約在16世紀初由來到我國東南沿海進行非法貿易的葡萄牙人輸入的;另一說是歐洲人將花生傳入南洋後,大約在15世紀晚期或16世紀早期,由我國商人從南洋引進的。嘉靖《常熟縣誌》、黃省曾所著的《種芋法》、萬曆《仙居縣誌》、屈大均的《廣東新語》都提到過花生。應該指出的是,我國也是花生的原產地之一。考古工作者1962年在江西修水縣原始時代的遺址中,曾發現過四粒炭化花生,表明花生在我國的種植歷史至少已達四千年以上。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元代陳杲的《食物本草》,都提到過“蔓生”“花開落地結子”的花生,證明早在歐洲人發現新航路、到達美洲之前,我國已有不少地方種過花生。不過,儘管花生在我國種植較早,但從沒有把它作為重要的油料作物。直到傳入原產南美洲的花生新品種之後,它才成為我國許多地區的主要油料作物。

向日葵也稱葵花、朝陽花等。原產北美洲,新航路發現後傳至歐洲,1510年西班牙人開始在馬德里植物園中種植,作為觀賞植物。大約在17世紀,它從東南亞傳入我國,當時稱為西番葵、丈菊。《群芳譜》描述說:“西番葵,莖如竹,高丈余,葉如蜀葵而大。花托圓二三尺,如蓮房而扁。花黃色,子如草麻子而扁。” 《花鏡》也描述說:“每干頂生一花,黃瓣大心,其形如盤,隨太陽迴轉,如日東升則花朝東,日中天則花朝上,日西沉則花朝西,結子最繁。”我國在先秦時代已知葵這種植物。《左傳》成公十七年載,孔子言“鮑莊子之知不如葵,葵猶能衛其足。”後來,歷代頗多有關葵的記載。古人也已食用葵子,《通志 ·昆蟲草木略· 菜蔬》曰:“葵……子如豆,生青熟黑,按之則色紫。”不過,雖然我國古代已經種葵,但它並沒有成為主要的農作物品種。向日葵成為我國主要農作物之一,那是明代從國外引進美洲新品種以後的事。

番茄的別名有西紅柿、番柿、洋柿子等,是世界各國主要蔬菜之一。番茄原產於南美洲秘魯、厄瓜多爾、玻利維亞等國的熱帶山川密林中,野生種果實小,當地人叫“狼桃”、“瘋蘋果”、“怒蘋果”等,認其果有毒,一直作觀賞用。早在3000年前,瑪雅人就開始種植番茄。後來傳到墨西哥,對其進行了馴化栽培,使其果實的顏色更加鮮艷奪目。1523年由墨西哥先後傳到西班牙和意大利、美國、葡萄牙等地。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16世紀初,英國女王的丈夫俄羅達拉里公爵把美麗的番茄果實從美洲帶到了英國,作為觀賞植物獻給女王。女王異常欣喜,便稱其為“愛情蘋果”。曾風行一時,使番茄作為觀賞植物在歐洲等國繁衍。18世紀初,法國有位畫家在寫生後,感情衝動,冒死品嘗了番茄果實,酸甜適度風味,給了他美好的嚮往。從此,番茄從有毒植物行列中解放出來,進入人類食品行列,開始進行較大面積栽培。1812年初見於羅馬市場,1853年始見於波士頓。傳到美國後發展速度加快,到19世紀中後期番茄的種植面積急劇增加,到20世紀中後期幾乎遍及世界各國,據聯合國統計,1990年全世界番茄產量已達5000萬噸。 我國現在種植的番茄,是起源於南美洲的野生番茄。種植歷史大約有300年,是由傳教士、商人和華僑從東南亞引入我國沿海地區的。明末(1630年)王象晉所著《群芳譜》中首次提到“番茄”,清朝的《廣群芳譜》的果譜附錄中也有“番柿”記載:“莖似蒿,高四五尺,葉似艾,花似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草本也,來自西番,故名”。 我國廣泛栽培的番茄,是由外域引進的固然不可否認。但我國自古就有西紅柿也確系事實。20世紀60年代初,有人在位於川滇交界的渡口山區,採到野生番茄。倘溯源到古代,1983年成都博物館研究人員在成都鳳凰山一座西漢墓室底層,從隨葬藤苟(用藤草編織而成短時存放雜物的器具)中發現一些未炭化的植物種子,為避免盛有種子的器具乾裂,他們用濕布覆蓋其上,不料從中萌生出40多株嫩芽,經移植培育,這些幼苗開花結果,果實紅色棗形,竟是番茄,其抗寒性特彆強,果實滋味良好。由此證明,我國也是西紅柿的發源地之一。 番茄在新中國成立前後,仍是鮮為人知的稀有蔬菜。50年代以後,在我國北方城市郊區和廣大農村,推廣種植番茄,使其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成為人人皆知的大路蔬菜,也已成為老少宜食的蔬菜。80年代以來,隨着我國北方冬暖塑料大棚設施栽培的發展,實現了番茄全年均衡上市供應的新局面。

玉米、番薯、土豆加上康熙大帝的”盛事滋丁,永不加賦”是中國人口在清朝前期爆炸性增長的兩個最重要因素。

備註:本文部分資料來自互聯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