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4, 2024

怎樣翻譯中國人的姓名和中國地名

我們在奧運會看到中國運動員的姓名有被翻譯成名+姓,也有被翻譯成姓+名,而當年英語老師教的都是按照大部分外國人的習慣,先寫名,再寫姓,這種翻譯方法對不對,到底哪種翻譯方法最正確呢?

其實在2008年01月26日《教育部介紹《漢語拼音方案》50周年紀念活動等》一文中已經明確指出:“另外關於運動員人名的拼寫,實際上在70年代就已經有過很清楚的規定,在今年的9月9號,國家體育總局專門發了一個通知,就是關於規範我體育團組人名地名轉譯的通知,在這個通知裡面特彆強調了根據《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法》和國家技術監督局1996年頒布實施的《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中國人名、譯名一律使用漢語拼音,姓在前,名在後,姓和名分開寫,姓和名的開頭字母均大寫。這是去年9月9號重申的。”

再讓我們看看國內和國際上的一些規定和慣例。

1976年9月修訂的《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法》

一、中國人名分漢語姓名和少數民族語姓名,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姓名,漢語姓名按照普通話拼寫,少數民族語姓名按照民族語拼寫。
二、漢語姓名拼寫法如下:
(一)漢語姓名分姓氏和名字兩部分。姓氏和名字分寫。(楊/立,楊/為民)
(二)複姓連寫。(歐陽/文)
(三)筆名(化名)當作真姓名拼寫。
(四)原來有慣用的拉丁字母拼寫法、並在書刊上常見的,必要時可以附註在括弧中或注釋中。
三、少數民族語姓名按照民族語,用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分連次序依民族習慣。
《少數民族語地名的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法》可以適用於人名的音譯轉寫。
四、姓名的各個連寫部分,開頭都用大寫字母。
五、漢語姓名在對外的文件書刊中可以省略調號。

1977年9月,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根據“名從主人”的原則,通過了《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關於推薦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中國地名作為中國地理名稱羅馬字母拼法的國際標準的決議》。大會認識到:《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法定的羅馬字母拼音方案;中國已制定了“中國地名漢語拼音拼寫法”;注意到:《漢語拼音方案》從語言學的觀點來看是健全的,也極宜作為中國地理名稱羅馬字母拼寫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漢語拼音版)》、《漢語拼音中國地名手冊(英漢對照)》以及其他資料已經在中國出版;《漢語拼音方案》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考慮到:經過一個適當的過渡時期後,在國際上採用漢語拼音作為中國地理名稱的羅馬字母拼寫依據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推薦:採用漢語拼音作為國際上用羅馬字母拼寫中國地理名稱的(惟一)系統。

1978年9月26日,國務院批轉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國家測繪總局等單位的《關於改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的報告》,從1979年1月1日起,中國在對外文件、書刊中的人名、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一律採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改用漢語拼音字母作為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法,是取代威妥瑪式等各種舊拼法,消除我國人名地名在羅馬字母拼寫法方面長期存在混亂現象的重要措施。”

1979年6月15日,聯合國秘書處關於採用“漢語拼音”的通知:“……從1979年6月15日起,聯合國秘書處採用“漢語拼音”的新拼法作為在各種拉丁字母文字中轉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名和地名的標準。從這一天起,秘書處起草、翻譯或發出的各種文件都用“漢語拼音”書寫中國名稱。”

20世紀1980年代初,中國地名委員會制定了《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音規則(草案)》。

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出ISO 7098號文件(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採用《漢語拼音方案》進行中文羅馬字母拼寫,1991年修訂。

1984年12月25日,中國地名委員會、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家測繪局聯合發布了《中國地名漢語拼音拼寫規則(漢語部分)》。

1986年1月23日國務院發布《地名管理條例》,“第八條:中國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以國家公布的《漢語拼音方案》作為統一規範。拼寫細則,由中國地名委員會制定。”

1996年1月發布國家標準GB/T 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1996年7月實施。2012年6月發布修訂版GB/T 16159-2012,2012年10月實施。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又一次確立了漢語拼音方案的法律地位。第十八條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

2008年9月16日,中國台灣放棄此前使用通用拼音的政策,改采漢語拼音為譯音標準,並從2009年1月1日起實施。

2011年10月發布國家標準GB/T 28039-2011《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2012年2月實施。

外國人不再稱北京為PeiKing,而是BeiJing,這是對中國的妥協和尊重;中國沒要求其它國家在本國文書中插入漢字“北京”,這也是妥協和尊重。當年韓國首都漢城改名首爾,我們國內媒體也順應其作出改變,不再翻譯成漢城,也是遵從國際地名翻譯的“名從主人”的原則。

看了本文,大家該知道如何翻譯自己的姓名了吧,就是中國人名、譯名一律使用漢語拼音,姓在前,名在後,姓和名分開寫,姓和名的開頭字母均大寫。我的姓名翻譯成英文就是Qiao Dahai。

不要以為外國人都是名在前,姓在後。昨天我向正在比利時攻讀博士學位的譚智軍(土木罈子)諮詢時,他說:“其實西方也有採用姓+名的順序的,比如匈牙利、羅馬尼亞,還有就是在一些花名冊上等書面寫法中,我也見到過歐洲採用Family name + First name的形式,原因可能在於國外的Family Name很多,但First Name大家相同的很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