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4, 2024

以史為鑒,談通貨膨脹危害

本文作者:時寒冰 發表於2010年8月25日

保羅·A·薩繆爾森和威廉·D·諾德豪斯合寫的《經濟學》(第12版),在第十二章《通貨膨脹:定義與成本》的開頭,引用了這樣一段話:“據說列寧公開說過,摧毀資本主義的最好辦法是使貨幣貶值。通過一種持續不斷的通貨膨脹過程,政府能夠秘密地和不被察覺地沒收其公民的大量財富——J·M·凱恩斯。”凱恩斯顯然非常認同列寧的這一觀點,因為他本人就認為:再沒有比通過摧毀一國的貨幣來摧毀一個社會的基礎更容易的事情了。

那麼,列寧的說法在表達一種什麼意思呢?

列寧在其著作中有了這樣的表述:“壟斷資本主義使資本主義的一切矛盾尖銳到什麼程度,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只要指出物價高漲和卡特爾的壓迫就夠了。這種矛盾的尖銳化,是從世界金融資本取得最終勝利開始的這一過渡歷史時期的最強大的動力。”

列寧認為,通貨膨脹是對勞動人民的掠奪。只要資產階級當權者拚命印發鈔票,掠奪民眾,民眾就會與無產階級一道,推翻腐朽、墮落、垂死的資本主義制度。

其實,通貨膨脹的掠奪性,並不因為社會意識形態的不同而有什麼大的區別。

通貨膨脹的本質,是對民眾悄悄加稅,將民眾用血汗換取的財富悄悄轉移走。經濟學界對通貨膨脹的解釋通常有兩種:

其一:政府通過向銀行透支而增發紙幣,造成紙幣貶值,物價上漲,使公眾用同額貨幣收入所能購得的商品和勞務比以前減少。對於央行不獨立的國家,這種做法變得更加簡單,直接命令印鈔就行了。通貨膨脹加劇貧富分化,使窮人更窮,因為富人擁有的資產價格升值可以幫其規避部分通貨膨脹風險。比如,自1970年以來,美國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的收入增長了60%,而其他人群的收入卻下降了10%以上。

其二,納稅人應繳納的稅收取決於他們的貨幣收入,而他們適用稅率的等級是按貨幣收入水平確定的。在通貨膨脹背景下,人們的名義貨幣收入增加,導致納稅人應納稅所得自動地劃入較高的所得級距,形成檔次爬升,從而按較高適用稅率納稅。

正因為這一原因。在明確通貨膨脹對稅率的影響這一問題上,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達成了一項持續了30年共識,即:對實際收入並沒有增加的那部分人徵稅是不公平的,必須考慮通貨膨脹對稅收指數的影響,並寫入條款。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在徵稅時,都必須考慮通貨膨脹因素,以免加重民眾的負擔(當然,美國政府及美聯儲,也都會想法抑制通貨膨脹。比如,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嚴重通貨膨脹持續時,美聯儲主席沃爾克【註解1】實施激進的抑制政策制止住了通脹)。

但是,2009年,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保健法案中包含有一個規定部分撤消通貨膨脹對稅收指數影響的條款,這意味着,即使人們的實際收入並沒有增加,仍需支付更高水平的稅收。《華爾街日報》當年11月6日發表的專欄文章,憤怒地寫道:“……這其中包含着政治家在沒有經過法律允許增加稅收的情況下,每年從普通勞動者處獲取更多利益採取的卑劣手段。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為政府帶來了稅收的橫財。”

值得一提的是,南希-佩洛西保健法案中包含的,只是一個規定部分撤消通貨膨脹對稅收指數影響的條款,儘管如此,依然引起了極大的憤慨。

對比之下,美國人其實還是很幸運的。

畢竟,西方發達國家政務公開、信息透明,政客們不敢隱瞞真相,經濟學家不敢亂忽悠,媒體講真話,民眾能夠迅速知道真相併影響自己的議員,通過議員修正政府的錯誤決策。而另外一些國家的民眾,則沒有那麼幸運,數字可以造假,政客們可以把謊話說得讓自己感動得掉淚,經濟學家與媒體攜手忽悠,騙子與無賴、流氓齊飛,真假與黑白、善惡一色。弄到最後,連真相是什麼都不清楚了。

但是,真相往往是通過常識可以感知的。比如,去菜市場買菜的大媽,她們知道菜價比去年漲了多少,比上個月漲了多少,她們能夠感知到貨幣是升值了是貶值了。這些實實在在的感受,比官方公布的數據要靠譜得多。有人曾經寫信給我,問:既然通貨膨脹稀釋、掠奪民眾財富,權貴們就不怕嗎?這樣的問題其實不必回答:看看權貴的家屬移民的情況趨勢就一目了然了。

列寧的看法其實是缺少遠見的,因為,大部分資本主義國家其實悄悄走起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路線,馬恩列等前輩描述的美好前景,在資本主義國家次第實現,而他們曾經給予美好描述的社會主義國家卻次第解體。

比如,養老金革命在美國的展開,彼得·F·德魯克在《養老金革命》一書中寫道:

現代經濟史上的另一個極端例子是南斯拉夫……資本的編製、供應和分配依然由國家完全壟斷,工人們並沒有發言權。與日本的工人階級不同,南斯拉夫的工人階級管理生產資料,但是他們並不能控制生產資料,而且生產資料的運轉也不代表他們的利益。相反,國家攫取了巨額的“資本成本”,馬克思主義者所謂的“剩餘價值”融入了“國家資本主義基金”,而沒有變成“工資基金”。在企業經營狀況良好時,工人們可以得到獎金。但如果企業效益不佳,他們就會失業,而且,由於企業沒有為他們繳納養老保險,所以他們的生活將無法得到保障。

  只有在美國,通過養老基金——作為工資收入的一部分——的形式,員工們才同時獲得並擁有了相應的企業利潤。也只有在美國,通過養老基金的形式,員工們才成為資本的合法主人和合法供應者,同時也成為資本市場上的控制力量。根據19世紀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南斯拉夫的工人雖然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但是它所實行的卻是“國家資本主義”,而不是“社會主義”。從經濟結構上看,只有美國實現了真正的“社會主義”——如果套用一下馬克思主義的術語,可以說:作為“所有價值的來源”,“勞動”得到了“生產過程的全部成果”。換句話說,雖然美國並沒有進行有意識的努力,但是它已經在沒有進行國有化改革的前提下使本國的經濟實現了“社會主義化”。儘管美國依然認為自己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而且其他人也這樣認為,但是,實際上美國已經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了。

在該書的導讀中,詹文明也寫道:如果將“社會主義”定義為“由工人階級掌握生產資料所有權”——這是最為傳統也是最為嚴格的定義,那麼,美國算得上是第一個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

無論對於南斯拉夫,還是前蘇聯而言,他們都是打着社會主義旗號,走權貴資本主義路線的國家,在國家解體後,原來的官員搖身變成資本家,而民眾一無所有。也正因為這樣,這些國家的通貨膨脹比資本主義國家要嚴重得多。以蘇聯為例,1舊盧布最早兌換1美元,到最後,需要40000舊盧布兌換1美元!美國以幾億美元的代價,輕鬆買下了數百億、千億美元計的前社會主義國家資產。權力缺少制約之下,權貴們以通貨膨脹掠奪民眾財富的慾望必然會強烈到可怕的地步,最後,將國民的幸福徹底葬送,給他們帶來難以忘卻的深刻的痛苦。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任何經濟體,以擴大貨幣發行的方式掠奪民眾財富,無論玩得多麼高明,最終都必須會造成嚴重惡果,而避免這一悲劇的必走路徑,就是民主、央行獨立,使得民眾在貨幣投放方面有一定的發言權,央行不能肆意投放貨幣。

當然,作為執政者,也應該以史為鑒,真正地走民富路線,只有民富的國家才能真正實現國強,否則,一切都是虛幻的、徒勞的。

為這個苦難的民族祈禱!

【註解1】沃爾克1979年由民主黨的卡特總統提名,出任美聯儲主席,持續幹了9年(其繼任者為格林斯潘),是美聯儲歷史上最恨通貨膨脹的掌門。

本文來自:搜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