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1, 2024

关于蓟州的古地名

蓟州的古地名很多,如终北、无终、渔阳、蓟州、蓟县等,今天蓟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城中心的鼓楼南边楼阁上,正面高悬着清朝康熙年间蓟州知州张朝综题写的“古渔阳”三个苍劲浑厚的楷体大字匾额。但是广为流传的终北、无终、渔阳、蓟州、蓟县等地名,除了终北、蓟州,其他地名在历史上绝非今蓟州专有地名。

现在的蓟州,西周时属燕国,春秋时期称无终子国并建都于此,秦代置无终县,隋大业末年改为渔阳,唐朝时称渔阳为蓟州治所,明洪武初年撤渔阳县入蓟州,公元1913年(民国二年)改为蓟县。

一、地名“终北”:“终北”大概是蓟州历史上最早的称谓。有资料表明,蓟州一带作为无终国故地,最晚从商代已经开始,早期文献记载称做“终北”。《列子·汤问》云:“禹之治水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古之北海即今渤海,有《孟子·万章》记孤竹君“居北海之滨”可证。孤竹国地望包括今卢龙至辽西,属无终子国故地的蓟县正位于卢龙西,和孤竹同“滨北海之北”,可见商代的“终北”之国应当就是周代的“无终子国”。“终北”国在商汤时已经存在,表明其历史当从夏代已经开始。到周代发展成为有“子”爵封号的“无终子国”,整整经历了夏商周三代,时间跨度达千年以上,它一直在蓟州土地上繁衍生息。

二、地名“无终”:春秋时期,山戎族占领今蓟州地区,建国号称无终子国,并建都于此。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燕国灭无终子国,在这里设立无终邑,属右北平郡并为郡治。从此,这里有了正式区划建置名称,至今已有2292年。秦代,置无终县,属右北平郡并为郡治。“无终”原为山名。唐代李贤注《后汉书》云:“无终本山戎国也。无终,山名,因为国号,汉为县名,属右北平,故城在今幽州渔阳县(今蓟州)也。”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无终县属渔阳郡,这里始和渔阳发生关系。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渔阳郡并为郡治。隋大业末年(公元618年),改无终县为渔阳县,仍为渔阳郡治。这里称“无终”的历史到此终结。

虽然天津蓟州、河北玉田县及山西晋阳附近在史书中都曾经有过无终这个称谓的记载,但是目前北京市文物局网站>>《试探无终》一文中的地名科考表明和无终国相关的山水地理,相对位置都比较明确,位于兰水(今黑水河)、灅水(今淋河)一线以西的今蓟县地,当属汉无终县地无疑,商周时期的无终子国应在这一带。虽然今玉田县也曾称无终县,但这是唐武德二年分渔阳县设置的,不是汉代的无终县地,所以至少无终子国的中心聚落应在今蓟县。

从春秋时期开始,至隋大业末年(公元618年),无终这个地名被今蓟州使用了1000多年。

三、地名“渔阳”:“渔阳”作为地名用于今蓟州是在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渔阳郡并为郡治。隋大业末年(公元618年),改无终县为渔阳县,仍为渔阳郡治。无终县的管辖区域不等于今蓟州的辖区,它远远超过这个范围。随着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变迁,无终县的区域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它曾包括今蓟州、玉田、丰润、丰南的大部地区和平谷、三河、遵化、兴隆的一部分地区。隋玄州渔阳郡、唐蓟州渔阳郡均治此。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设蓟州,渔阳县属蓟州并为州治。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蓟州归宋,改渔阳县为平卢县,属广川郡并为郡治。金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复归金,称渔阳县,属中都路蓟州并为州治。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撤渔阳县入蓟州,辖玉田、丰润、遵化、平谷4县,属北平府。渔阳之名作为行政区划消失。现蓟州西北有一山,名曰渔山,城在山南,故名渔阳。

而秦朝时期的渔阳县在今北京密云西南,秦、汉、魏、晋、渔阳郡治此(秦时的渔阳县包含了今天北京的怀柔、平谷、顺义、密云地域。郡治所在今怀柔东部梨园庄村南,以其地在渔水之阳而命名。)。

从隋大业末年(公元618年)改无终县为渔阳县至明洪武初年(不含公元1122-1125年渔阳县改名平卢县),渔阳这个地名被今蓟州使用了700多年。

四、地名“蓟州”:“蓟州”作为蓟州的地名最早见于唐朝。

让我们看看《辞海》(1999年版)中关于“蓟州”的解释:①州名。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置。治渔阳(今天津市蓟县)。辖境相当今天津市蓟县,河北三河、玉田、丰润、遵化等市、县地。金以后西部辖境稍缩小,明初省渔阳入州。清不辖县。1913年降为县。②古军镇名。明九边之一。镇守地区相当今河北长城内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及天津市以北一带,为近畿防卫重镇。总兵官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西北)。

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幽州析分渔阳、三河、玉田三县,增置蓟州,渔阳县属蓟州,并为州治。此后,渔阳县历经后梁、后唐、后晋、辽、金、元等朝代,一直到明代,始终为州治、郡治。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撤渔阳县入蓟州,辖玉田、丰润、遵化、平谷4县,属北平府。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应天府迁至北平府,改北平府称北京顺天府,蓟州属直隶顺天府,并为州治。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满洲政权入关,建立清朝。清初,沿袭明代旧制,蓟州属直隶顺天府,内理本州,外管平谷、玉田、遵化、丰润四县。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为了加强对遵化清东陵的管理和保护,遵化县划出升为直隶州。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划蓟州所辖玉田、丰润二县入遵化州,划平谷县入顺天府,蓟州成为不辖县的散州,直接隶属于顺天府。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蓟州改称蓟县,属顺天府。建国后至1973年7月,属河北省辖县,曾经划归廊坊地区管辖,时称河北省廊坊市蓟县。不过后来蓟县所属范围曾有变化:1958-1962年,蓟县、三河、大厂三县合并,称蓟县;1962年,复分成蓟县、三河、大厂回族自治县三个县。1973年9月,蓟县划归天津市管辖至今。2016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撤销蓟县,设立天津市蓟州区。

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渔阳县属蓟州并为州治,到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蓟州这个地名被今蓟州使用了1000多年。

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撤渔阳县入蓟州,到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蓟州这个地名被今蓟州使用了542年。

五、地名“蓟县”:“蓟县”作为地名最早用于今天的北京。

让我们看看《辞海》(1999年版)中关于“蓟县”的解释:①古县名。秦置。治今北京城西南。项羽封臧荼为燕王都此。辽改名析津。秦、西汉时为广阳郡治所,东汉至北朝历为幽州、广阳郡、燕国、燕郡治所,隋时历为幽州、涿郡治所,唐、五代时与幽都县同为幽州治所。②在天津市北部、蓟运河上游,邻接北京市和河北省。京秦和大秦铁路经过境内,津蓟铁路通此。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秦置无终县,隋改渔阳县。唐置蓟州,明入蓟州,1913年改蓟县。1973年由河北省划归天津市。农产以小麦、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为主。工业有建筑、服装、纺织、水泥、陶瓷、汽车配件、食品加工等。特产以“盘山柿子”著名。有盘山、独乐寺、白塔寺、黄崖关等名胜古迹。

蓟国是殷商时期在今北京地区形成的小国之一,或系黄帝部落之后裔所建。西周时,蓟国成为周国的封国。《礼记·乐记》载:“武王克殷返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褒封“帝尧之后于蓟”。蓟国都于蓟城,在今北京市区西南广安门一带。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史记正义》:“蓟微燕盛,乃并蓟居之,蓟名遂绝焉。”)。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于蓟城地区置广阳郡,蓟县属之。秦置蓟县,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为广阳郡郡治。自汉至隋唐五代,蓟县之建制始终存在。西南汉高祖五年,今中国北京地被划入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亲分封于此,故更为广阳国首府。西汉,蓟县相继隶属燕国、燕郡、广阳郡、广阳国。汉末王莽新朝时期(公元9-24年),蓟县曾改名伐戎县,隶属广阳郡,王莽新朝覆灭后恢复蓟县名。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东汉,蓟县相继隶属广阳国、广阳郡、上谷郡、广阳郡。三国时代,蓟县属魏之幽州燕郡、燕国。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治范阳。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各朝,蓟县相继隶属燕国、燕郡、幽州、范阳郡等。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前燕、后燕和北魏的统治而不变。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蓟县改名蓟北县,隶属幽都府;辽开泰元年(公元1012年),蓟北县改名析津县,隶属析津府,为辽南京附郭京县。至此古蓟县名不存。金代,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析津县更名大兴县,隶属大兴府,为金中都依郭县。此后大兴县之名延续至20世纪末,2001年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兴县,设立大兴区。

从秦至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蓟县”这个地名被北京使用了900多年。

对于今日地理位置上的天津市蓟州区来说,使用“蓟县”这个地名的时间并不长,是从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至公元2016年,“蓟县”这个地名被蓟州使用了103年。

参考文章:《蓟县志》(1991版)、韩嘉谷《试探无终》、倪景泉《蓟县历史地名考》等。

到此正文结束,另附蓟县倪景泉同志的《蓟县历史地名考》一篇,以备参考。

《蓟县历史地名考》

倪景泉

“无终”是蓟县历史上最早的称谓。“无终”原为山名。唐代李贤注《后汉书》云:“无终本山戎国也。无终,山名,因为国号,汉为县名,属右北平,故城在今幽州渔阳县(今蓟县)也。”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蓟县城北有无终山,无终国是由无终山而得名。天津历史博物馆研究员韩嘉谷在《试探无终》一文中考证,无终国在夏代就已经存在,当时被称作终北之国(见《列子·汤问》),到周代发展成为有“子”爵封号的“无终子国”。北京任重远先生通过破译甲骨文,发现这里的无终山至少在商代就有其名。由此可知,早在3500多年前,这里就有“无终”之称。

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燕国灭无终子国,在这里设无终邑,属右北平郡并为郡治。自此,这里始有正式区划建置名称。这里有正式区划建置名称的历史至今已有2291年。

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在全国置三十六郡,郡下设县。这里为无终县,属右北平郡并为郡治。这里建县的历史至今已有2229年。

隋大业末年(618),无终县改名渔阳县。这里称“无终”的历史到此结束。

在这里,要注意辨识两个关系。其一,这里的“无终”与山西北部“无终”的关系。对此,韩嘉谷进行考证,认为蓟县一带是无终的发祥地,太行山区的无终是从这里迁移过去的。其二,这里的“无终”与河北省玉田“无终”的关系。诸多文献资料都清楚地标明古无终在今蓟县,而不是在玉田县。

关于渔阳。渔阳之称并非蓟县专有。古渔阳治所在今北京密云、怀柔一带。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燕国在这一地区置渔阳郡,秦汉时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围场以南,蓟运河以西,天津以北,北京市怀柔、通县以东地区。陈胜、吴广戍渔阳即此。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无终县改隶渔阳郡,这里始和渔阳发生关系。隋开皇六年(586),无终县升为渔阳郡治。隋大业年初(605),这里单独设渔阳郡,仅辖无终一县。隋大业末年(618),无终县改名渔阳县,并为渔阳郡治。明洪武初(1368),渔阳县并入蓟州,渔阳之名消失。

历史上,这里称“渔阳”的历史比较长。如果从隶属渔阳郡算起,这里称渔阳的时间有922年。如果从在此单独建渔阳郡算起,这里称渔阳的时间有763年。如果从始建渔阳县算起,这里称渔阳的时间有750年(含北宋期间渔阳县改名平卢县三年左右时间)。

在这里,需要注意纠正两种历史的误解。其一,把渔阳的历史全部归属到这里。明清《蓟州志》和民国《蓟县志》等许多志书均把秦汉之渔阳和隋唐之渔阳混为一谈。从古至今,许多人犯过类似的错误。比如,明宣宗朱瞻基东巡驻跸今蓟县五里桥,宣知州谕之,曰此汉渔阳郡也(清康熙《蓟州志》)。康熙三十三年(1694),蓟州知州张朝琮重修鼓楼,题写了“古渔阳”匾额。表明张朝琮也误以为“古渔阳”在这里。

其二,把“渔阳”全划归到北京市密云、怀柔一带,抹掉了蓟县被称作渔阳的历史。杜甫的“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白居易的“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等诗句中的渔阳,均指今蓟县。当时的北京地区,属幽州管辖。一些史家错误地认为诗句中的渔阳就是北京附近,故此把安禄山起兵之地错误地放在了那里。

蓟州之名的得来,说法不一。其一,以这里多产蓟草而名。蓟草分大蓟、小蓟,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不惟这里独有。故此说有牵强附会之嫌。其二,以这里曾有蓟门关而名。宋太宗年间《太平寰宇记》:“古蓟门关在州(蓟州)东南六十里。”明嘉靖《蓟州志》云:“蓟门关,在州东南六十里,唐置蓟州,意取此。”取蓟门关以名州之说,较为可信。据初步考证,蓟州之蓟门关就在蓟县东南蓟玉两县交界处,也有人认为在今五百户镇境内的福山塔附近,还有人认为在今五百户镇境内的秋子峪附近。

历史上,这里称蓟州比称渔阳的历史还要长。从唐置蓟州开始,到1913年,共计1183年。其中,唐称玄州5年、幽州91年、营州15年、渔阳郡16年,北宋称广川郡3年。实际上,这里称蓟州的时间有1013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